新闻动态

同样的情况又一次发生了,不过这次我比2016年淡然许多|沈辛成「博物馆里的美国」

美国的选举政治基本上就是“我要上头条”的这么一个故事。

局外人视角的2016大选亲历记

摘自 沈辛成主讲 一席·万象课「博物馆里的美国」

第五讲 大选

沈辛成

一席第 386 位讲者

历史学人,青年作家,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技术史博士

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硕士

在美国留学的八年中,走访全美26个州的300余处文化地点。也曾服务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9.11国家纪念馆,参与档案研究和策展工作。著有《纽约无人是客:一本37.5℃的博物馆地图》《美国叹号 美国句号:三百座博物馆里的科技与生活》。

华府的好莱坞生态

这个地方是Library of Congress,就是国会图书馆,这个建筑非常瑰伟,非常漂亮。说出来大家可能会感到意外,国会图书馆是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包含的书册和手稿有一亿余册,每年还会增加两百万册,世界各地的图书都有收录。

国会图书馆最早的缘起要追溯到1800年,当时的美国总统、第一代国父约翰·亚当斯在国会大厦里开辟了一间阅览室,后来用作图书馆。杰斐逊后来捐了一批私人藏书到这个图书馆里,所以今天还有一部分馆藏是杰斐逊的私人藏书。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建筑在1897年建成,已经有相当长的年岁。原本约翰·亚当斯设计国会图书馆的初衷是,希望国会议员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然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国会议员根本没空读书,他们甚至都没空立法,那么他们忙着干什么呢?

忙着筹钱。

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访谈节目,叫作60 Minutes(《60分钟》),它揭露了普通的、C咖级别的小国会议员的普通生活,基本上就是打电话要钱。

根据美国法律的规定,你在国会山的区域里面是不可以开展筹款活动的,因为它要防止资本对政治的渗透。那国会议员在哪里筹钱呢?

在国会山外面一点点的地方租一个房子,然后在里面打电话。国会议员,也是立法机构的公职人员,其实生活中保守估计有大约1/3的时间都是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在一个很小的桌子前面,拿起座机,然后跟各种金主打电话要钱。

所以美国的国会议员在各种社交媒体上都很活跃,每次特朗普出了一个什么事情都是第一时间编段子,嘲笑他,要达到上热搜的程度,他这个帖子火了,他也就火了。

除了国内的事情,国外的事情他们也要第一时间站队表态、指指点点,他之所以要做这种表演,就是因为他在表演给特定的金主看。比如说中国国内的事务,他要是持一种非常严苛的批评态度在第一时间跳出来,自然有一些对中国不友好的基金会或者政治组织会发现这个人的立场可用,然后就把钱给他。他拿到这笔钱就可以用于他所在郡县的投票和选战了。

所以说美国的政治跟一般的想象是颠倒过来的,它是依靠攻击很大的事情,然后来赢得很小的选举、政治胜利,这是18线议员的情况。

这当中也有A咖,A咖的政治家,他们不需要做这些表演,因为他们的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大IP。

希拉里也做过参议员,她因为是第一夫人就不需要再打电话去筹钱了,那都是人家眼巴巴地来求她。所以我们看到,华府的生态跟好莱坞的生态是一样的。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它的运作方式在很多领域其实都是同质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Gage Skidmore CC BY-SA 2.0

如果是“大咖”,就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晚宴。美国有筹款的晚宴,它的名字叫作fundraising,其实就是你花钱买一张门票获得接触这么一群人的机会,跟政客一起进餐,握一握手,然后拍一张照。

像希拉里这个级别的,门票要三五千美元起步,你才能进这个局。如果你要跟她拍照,再交一万块。

我当时去房产中介家谈合同的时候,就看到他家有他跟康多莉扎·赖斯(前国家安全顾问),跟希拉里,跟米歇尔·奥巴马,以及跟各种政要的合影。到后来我明白了这个事情是怎么个玩法,我才知道,原来这些合影是可以这样买来的。

这是为什么有一些人愿意出钱,除了我在政治理念上确实跟你相合,我想要支持你之外,还可以从中获得对自身个人信誉的加持。

数字选战

如何更快地筹得资金投入于选战呢,现在这些选战都很量化的。对一个对手做一个评估,如果把他扳倒需要一百万,三个月的时间要筹到一百万,这样你每天需要筹多少万,然后计算出需要打多少个电话,这都是量化的任务。

到了2016年,一个科技的诞生彻底改变了这种筹款的方式,那就是移动支付。

这张表格显示了美国选战的历年花费。我们看到,早期除了1972年尼克松例外, 2008年之前都不怎么花钱的。谁把花巨资的风潮给带起来的呢,就是人气超高的奥巴马。

还有2012年的选举多出来浅蓝色的一小段,这个就不是奥巴马自己的竞选团队所花费的钱,而是编外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对他的支持。

2010年的时候有一个民间组织提起诉讼,最高法院判定,在选举竞选团队之外,也允许其他组织投入远远超过竞选额度的金额(法律对竞选额度有限制,比如每个周期每个人不能超过2700美金)。

换言之,有一个组织虽然跟奥巴马的团队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天天给奥巴马打广告,这些钱都不算作他出的钱。用这样的方式既能进一步造势,也能给竞选团队节省开销,这当中需要更微妙的政治联结。

到了2016年,希拉里的花费比特朗普要高得多,高出不止一倍,但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这当中的差别出在哪里呢?有了移动支付之后,虽然每一笔钱的数目不大,但都代表了一个个实际会参与投票的人。希拉里虽然总花费高,但可能是通过晚宴那种性质的方式筹来的,她收获的individual donor(个人捐赠者)可能就没有特朗普多。因此,钱多不代表民意就朝向你。

候选人的诞生

接着我给大家讲一讲我是怎么关注到大选的。

2015年9月有共和党的第一次辩论,特朗普当时攻击惠普的前老总Carly Fiorina说,你看看这张脸,有人会选她吗。这句话导致Fiorina民调上升12%,他下降8%,事后证明这都是浮云。这件事成了我关注的一个起点。

我在2015年10月份去芝加哥旅游的时候路过了这么一栋建筑,它正对着一条路,从这条路的另一头就可以看到下面印着的这五个大字,“TRUMP”。

后来才知道这楼其实也不是他所有的,他把名字挂在上面,房东还可以收笔钱。反正他的操作都很奇怪,都很虚荣。但是尽管他负债累累,美国人却能认可他作为一个成功人士的地位,就是因为这些非常物化、高度纪念碑性的东西树在那里,帮他维持这个形象。

头条式选举

2016年2月开始正式投票,艾奥瓦州是第一个投票的州。要不是因为投票,没有人知道这个州在什么地方,美国人也不知道。就是中部的“IA”那个州。

为什么要选这么村的地方来投票呢?这也反映出美国联邦制的特点,每一个州的投票流程都是自己定的,各州各自为政,最后统计各州的票数。

艾奥瓦州的流程非常复杂,导致它的投票时间比其他的州要早,这一点也被当成一个政治上的战略手段。

1976年卡特参选,卡特是乔治亚州的,他自己是种桃子、种花生的农民,出身不是特别好,也不是那种明星政客,所以他知道自己在加州、纽约这样人口集中的地方没有胜算。艾奥瓦州第一个开票,他说,要不我们去那边,我手里只有这点钱,我把这个钱全部都砸在艾奥瓦州,要是赢下了艾奥瓦州肯定能上头条。

美国的选举政治基本上就是“我要上头条”的这么一个故事。

结果他真的就赢了艾奥瓦州,媒体一看“这人是谁呀?”他赢了之后才发现这人是谁,然后就开始报道他,变相地帮他做了一波宣传,他瞬间从F咖变成至少是B咖了。1976年发生过这么一个偶然事件之后,大家发现小投入原来可以有大产出,艾奥瓦州就变成了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2008年奥巴马竞选总统,他是芝加哥出来的,他是伊利诺伊的参议员,而且是新上任的参议员。而他当年的对手,是以纽约参议员的身份参选的希拉里。一般如果你是媒体,或者是华府圈内人,你肯定会觉得是希拉里赢,因为IP的级别放在那里。

结果在艾奥瓦州这第一站,希拉里拿了个第三,奥巴马拿了个第一,瞬间就让大家觉得这个人是需要严肃对待的人物。奥巴马在2008年复刻了卡特1976年的战略,艾奥瓦州也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套路,“我们最早开,我们就觉得自己特别棒”。

民主党最早开票的三个州分别是这张地图当中的“IA”(中部的艾奥瓦州),右上角的“NH”(New Hampshire 新罕布什尔州),还有一个就是南边的,右下角的“SC”(South Carolina 南卡罗来那州)。

为什么选择这三个地方最早开,这个规则其实也是经年累月的政治采样形成的经验。两个党都会琢磨,怎么样能够估计出这个人在全国的人气。这三个州最早开之所以成为一种固定的套路,是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中部的农民、东北部的蓝领,还有东南部的黑人。所以即便是在今天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也有很多讲究。

集会造势

再回到我的经历,2016年2月选战开始越来越热,我在网上看到希拉里要到亚特兰大来,就打算去看一下。一开始这个地点定在佐治亚州立大学,它在亚特兰大市中心,这个地方可能比较小,后来他们预测人气可能比较高,就换到了亚特兰大的市政大厅。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美国一线政客,我离她很近(这是我拍的),我们在那边等了40多分钟,跟看好莱坞明星的感觉很像。大家的心理好像都差不多,都举着手机,根本没有人在意她在说什么,大家也都知道她要说什么。

我开始在一楼拍,觉得好近,好过瘾,当时觉得这是未来的美国总统。拍完了再跑到楼上拍,你就可以看出它的规模,人气还是可以的。希拉里背后站了一个人,那个人是亚特兰大当时的市长,叫作Kasim Reed。两个人还有一个拥抱。

所以希拉里来亚特兰大做这个活动,不仅是一个炒热选举热情的见面会,更重要的是她要获得亚特兰大市长的背书。这种官方的背书不仅能刷上新闻头条,有个人魅力的政客也能把他的粉丝引到你这边来,这跟微博上面的操作一模一样,类似于我们两家一起投谁。

很讽刺的,这个Kasim Reed当时人气还挺高,后来因为亚特兰大重建一个体育场,闹出很多贪污风波,后来黯然下台,所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摸不准。

谁是边缘,谁是主流?

后来夏天的时候我回国,通过电视看到了特朗普在共和党大会上正式成为共和党的候选人,这在一年前、半年前根本无法想象的,居然真的发生了,还是挺让人感慨的。

我一手地感受到了之前还是一个非常边缘的政治人物怎样通过长时间的政治运作,慢慢地被推到舞台中央,并让很多人接受了他就是我们这个党要推的人。

这个是2016年10月份,选举前一个月,我们学校每一年都有卖海报的一个星期,电影的海报,明星的海报,每一张要10美金。我突然翻出来一张这个,这就让我意识到,他真的已经进入了主流的视线,你就得接受这个事情。在我们学校的书店,卖童书的区域,还出现了一本特朗普的头,而且是超人的身材。

这要在北部,学校里肯定不会有这些东西,但因为我是在南部念书,所以就真的看到了这个。

选举当天,在我们的学校里,大家也可以看到希拉里竞选的Logo,后面还有说要投她,用粉笔写在地上,这也是美国学校的一个传统。

下一张右边是通往健身房的路,有同学在上面写HERstory,把history的HIS换成HER,表达一种女权的想法。还有一个远处的,写得比较粗的那个,HRC Never skip leg day。Leg day就是练腿的日子,健身圈子里的行话,因为有些人光练上半身不练腿,意思就是你这人很全面,夸她,用这样一种很贴近年轻人的方式。

这是投票当日,我们学校也是一个投票站,告诉你不可以吸烟,不可以带枪,不可以带枪跟不可以吸烟一起放着,然后说距离多少地方不可以有拉票,实际上当时还是有的,学校里也有人在做这些事情。

最后这个结果出来,当晚我从晚上七点钟开始一直看到凌晨两点,整个美国基本上都是大跌眼镜。

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北角的那一侧,就是宾州、俄亥俄、印地安纳、密歇根,包括北卡,这几个州都是2008年的时候奥巴马拿下的,到了这一年民主党全部都丢掉了。所以希拉里既不得白人蓝领的喜欢,又不得南部黑人足够的喜欢。他们不喜欢特朗普,但是也不怎么喜欢希拉里。

这个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第二天跑出去,这个城市真的像死掉了一样,因为它是民主党的大本营。还有同学牵出了猫猫狗狗放在这个学校草坪中间给大家摸,减压。我跑到我办公室,办公室里一个人都没有,大家都窝在家里疗伤,因为很受打击,我也觉得挺受冲击的。

第二天开车在路上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怎么样,我就第一次看到了贴着TRUMP车贴的人,以前在城里从来没有见过。

这个选举的结果迅速成为学界争论的重点,大家都要拿这个事情说一番事。我在卡特中心参加一个会,上面写着“为什么特朗普会获胜”,会议听完我就觉得挺没劲的,因为这些人说的也不在点上。

出来的时候我就开始深深地感受到,也许我对美国的认知都是不准确的,这才有了今天我上的这堂课,因为很多景点都是我2016年之后去跑的,当时我觉得我不了解美国了。

2016年,我与自以为了解美国的那一个我告别,从此以后我要重新认识这个国家。

裂痕

选举这个事情还没有讲完,但是我先插播一个其他的。

当我们看到这个选举结果地图的时候,可以看出当年南北战争所遗留的裂痕。如果把锈带这一片,就是蓝色之间被挖空的这一块全部画成蓝的,诸位就能看到当年留下的历史伤痕今天依然存在,它并没有因战争的结束就得到终结。

在里士满的南北战争博物馆,这是在弗吉尼亚州。我们看到的是林肯来这边做慰问探访时的雕塑。

我在参观这个博物馆的时候就想起亚特兰大也有一个讲内战的博物馆,南方人跟北方人的视角的确不一样。北方相信我们是为了解放黑奴,南边的人就觉得是政府要来干涉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是防守方。

这个历史博物馆挺有意思的,Tredegar是美国南部当时最大的钢铁厂。这是今天这个钢铁厂的遗址,所以整个博物馆带着一种浓浓的工业风,旁边的这些大型的工业器件就留在这里。

馆内保留着废旧的钢铁厂加上战争的摧残,双重的视觉效果。连休息区都造成像墙马上要塌下来的感觉,在这坐着感觉很不心安。

至于它这里面的陈列,除了声光电效果好之外,内容上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整个风格是碎块化,颜色非常鲜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从华盛顿赶往里士满的路上特别堵,我看到路边有一个景点的提示,就开车下了坡,来到了这个叫作Fredericksburg的小城,之后就去了Stonewall Jackson,人称石墙杰克逊,他特别能打仗。

这一个Shrine,英文叫神龛,是他当时牺牲的地点。这个地方特别给我震撼,第一是因为我去的时候真的完全没有人,我是一早去的,到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没有开馆,拍出来就跟一个Windows桌面一样。

走近了以后,你就看到有一块石碑,石碑上面写着1863年5月10日,杰克逊死于该地。

这个白色的建筑是原来一组建筑中留下来的一部分,当时Stonewall Jackson在战场上负伤之后被运送到Fredericksburg,是因为这个地方通一条窄轨铁路,这条铁路就把他从前线运到这里来疗伤,后来他因为伤势过重而死。

这里原来是一个庄园主居住的地方,所以它有几个房子,最后这几个房子都拆了,农场也拆了,唯一剩下这个白房子,里面留了一张床。

这张床,号称——这肯定不是原件——当年Stonewall Jackson就死在这张床上,他也被雕在石头山上,可见他是非常重要的,他的牺牲对于南北战争的局势变化是一个重要节点。

更有意思的是,因为我去得早,当时没多少人,我就和管理这个地方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谈话。他问我是哪里来的,我说我是中国来的,然后他就很震惊,他说我在这从来没有见过中国人,中国游客不会来这样的地方。但是他说他家里面其实跟亚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是这么提这个事情的。

他说他的一个弟妹是黑人,另外一个弟妹是亚裔,如何形容他的家庭呢,他说我们家是multicultural,是多文化的。非常厉害的是,他从他的包里真的拿出了一本书,这书里面讲的就是民国时期的中国人。

后来我们聊着聊着就开始讲到2016年的选举,为什么聊天要聊一个半小时,是因为你要真的跟美国人聊,你不能一上来就说2016年你选谁,这是非常隐私的事情。

之前铺垫都打好了,我才说你2016年选的是谁,但他还是不明说,他只是说,这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他说Trump knows what people want(特朗普知道人民群众要什么)。那你大概也知道他投的是谁了。

我们聊到我穿着石头山的纪念衫在卖炸鸡的店被收银小哥质问的事情,我就说好像南北战争的伤痕到现在都没有抚平,然后他就问了我这么一句话,他说我猜猜看,他应该是黑人吧,是不是?我说是。

然后他就说,我们不能用现在的价值观去套之前的事情,然后又补充了一句,他们对这些人的了解应该再多一点。这个故事讲到这里。

看见,看不见

最后我讲三个小事件。

一个是特朗普宣誓就职,宣誓第二天美国各大城市都爆发了反特朗普游行。亚特兰大的游行我也去了。这张照片中,后面那个博物馆就是亚特兰大市中心的民权人权中心,所有人都约定了在这里集合,大家举着各种各样的牌子。也可以看到彩虹旗,亚特兰大虽然在南部,但是它对同性恋非常友好。

我冲到这个队伍的最前面,拍到了引领队伍的人,也就是图中被穿着马甲的志愿者围出来的队伍中一个个子不高的黑人老头,穿着蓝衣服。

这个人是John Lewis,他是Fulten Couty就是包含亚特兰大的郡县的众议员,这是他的身份之一。身份之二,他是当年民权运动的主要成员之一,相当于John Lewis是跟马丁·路德·金一起并肩走过的。

我当时走在他边上,我心里也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可见议员以这种方式加入民间的行动,使政治活动发生的方向和强度都变得不一样。

这是我拍的这个游行队伍全景,从我站的这个地方一直延伸到立交桥,延伸到那边的建筑群,这是我在美国见过的最大的游行队伍。到了尽头的市政中心门口,大多数人就都散了,还进来了一部分人,接着就开始了民主党议员蹩脚的政治演说。

听了20分钟,我实在是听不下去了,空洞的口号一遍一遍地喊,这东西有什么用呢。他们也要像走流程一样的,每个人都要讲几句。一个声势浩大的活动,最后以这么乏味的结局收场。所以我们不能光看有多少人关注,还要看有多少人会真的去投票,投票的行动才是更关键的,这是一。

二,我还去了一个特朗普的活动现场,这是2018年中期选举之前,他到佐治亚州来帮州长的选举背书。

这个活动不敢放在亚特兰大市中心,希拉里可以放在那里,那是她的大本营,特朗普要是放在那里,那是深入敌营。所以特朗普就安排在距离亚特兰大市中心往南开一个半小时的梅肯市,也不敢在那个市的市中心,而是边上的一个小机场。他在停机棚里面做的这个演讲。

我距离现场还很远的时候车就开不动了,队伍排得很长。到了现场之后,那一场已经完全坐满了,我们就只好站在外面。我跟朋友都感到很害怕,但是我们还是在那边待着,只能看着一个大屏幕,大家看到红帽党,写着“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帽子。

我们就在那边看着,突然就出现了抗议的人。有几个女的,穿得挺朋克,她们开始讲堕胎权的事情,这对于南部州长竞选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中间的这几个人在抗议,外面的人在高喊“USA!USA!”那个声浪把抗议声完全淹没,几个人就被请出去了,当时这个场景真的给我非常大的冲击。

站在我身边的一个黑人老爷爷靠在吉普车上,他就用了非常不好的词,说来抗议的人是一帮傻叉。我跟我的朋友,两个亚洲人,而且我们都看上去还是学生的样子,真的是非常紧张。因为这个地方散发出来的气息,跟希拉里集会和刚才那么多人游行完全不一样,你就觉得这里的人随时可以掏出一把枪来把你打死。可能事实不是这样,但是这边无论是男是女,都给人一种特别能打的感觉。

在通往这个会场的路上,有一个女的走在我们前面,她问我们,你们也是来支持川普的吗?其实我们是来做调查的,但是不敢这么说,不能说“我是来凑热闹的”,我们就说“嗯嗯,是是是”。

然后她就很高兴,她还走到前面,拿起她的手机要自拍,把我们也一起拍进去,她就刻意做了这么一个动作,意思是“你看,川普也有这样的支持者”。

最后我朋友为了保命,就买了个小红帽,然后我们就撤了。

现场分发的材料就是州长的选举,民主党推出的是一个黑人女性,共和党的人做了一个非常搞笑的广告,但是他最后居然还赢了。我们生活的市区里到处都插着Stacey Abrams,应援他的牌子。

可见同样的情况又一次发生了,不过这一次我比2016年的时候更有心理准备,因为我去现场看了集会,就知道特朗普的号召力几何了。

最后我简单提一下穆罕默德·阿里,这个是在肯塔基的Louisville,也是它最大的城市,虽然不是州府。这个中心长这样,也没有多特别,里面的陈列也中规中矩。比较不中规中矩的,当中有这么一部分。

穆罕默德·阿里并不是他的本名,他的本名叫作Cassius Clay,他自己拒绝了这个名字,因为他说这是我的slave name(奴隶名字),因为多半黑人的名字的姓就是他奴隶主的姓。如果你关系好的话,名字也是白人给起。

1964年的时候他自己改名,叫作穆罕默德·阿里,他确实也皈依了穆斯林。这是他自己的一个手绘,年轻时候的一个画。在今天描述阿里生平的博物馆中,这一段历史是很边缘化的。

他曾经跟一个美国本土的宗教组织走得非常近。这个组织当中一个主要的骨干成员叫作Elijah Mohammed,他主张白人支配世界六千年,是神让他们这么做的,但是六千年到现在就结束了,是黑人重新掌权的时候了,因为之前都是黑人掌权的。这是一个历史上的变奏,所以他说黑人应该重新掌权了,这些人都是白魔鬼,我们要弄死他们,把他们驱逐出去。

这个宗教组织主张的是美国黑人要团结起来在东南部建国,建一个自己的国家,经济上要独立,相当于是一个分裂美国的势力。

穆罕默德·阿里有一度跟他们走得非常近,一直到Elijah Mohammed死了之后,他儿子重新接管了这个组织,阿里的这个倾向也就慢慢地缓和了。

他最激进的时候是在1967年越战期间。美国开始强制征兵,他以宗教为理由抗拒强制征兵。他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不会玷污我的信仰,让我的人(黑人)和我自己成为别人的工具,去奴役其他那些为自由平等而奋斗的人。

说白了,就是对美国干涉他国内政从20世纪冷战时期,甚至更往前就开始的一个很综合的评价,这个话到现在看起来也仍然不过时。

然而,正是因为他对这件事的抗拒,使他被剥夺了重量级拳王的称号,甚至被长时间禁赛。但是今天的博物馆就不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主线。

这个博物馆末尾的区域有一个可以自助的功能模块,你可以对着这个电脑录一段,讲你的理想是什么。我们点开了几个美国小朋友说的话,十个里面有八个都要为种族平等而奋斗,剩下的两个是要fight 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

最后,美国有没有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呢?其实是有的。它以一种不为人知、很微妙的方式渗透到你的生活方式当中,经由一个非常巨大的政治机器的运作,在每一个环节都对你实施一种影响。

今天阿里葬在路易威尔市市郊的一处墓地,肯德基的创始人山德士上校也葬在这里。阿里的这个墓是这当中修得最好的,也有很多人来拜谒。

在参观完阿里中心,看完他的墓之后,我就在想,这个人的一生经历了很多阶段,有激进的阶段,也有缓和的阶段。当它通过一个博物馆呈现出来的时候,哪一面会成为真正的主调,而另一面成为变调呢?关于这方面的技法,我们恐怕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编辑|马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